上半年,建行德州分行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40亿元——
多点发力赋能乡村振兴
建行禹城支行客户经理深入田间了解客户需求
□本报记者陈锟本报通讯员杜猛胡霜
建行德州分行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围绕“新金融+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应用优势,将金融活水引入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行德州分行布局“裕农通”服务点,打造各类民生场景;充分发挥数字化经营优势,提升线上运营能力;大力发展农户贷款,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6月底,建行德州分行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40亿元。
服务到村 破除基础金融服务障碍
“老伴儿走得早,儿女也不在身边,我自己腿脚也不方便,去县城太困难了。”前几日,家住夏津县赵官屯村的张桂芝一直在为办理个人参保证明犯愁。当她看到村里的建行“裕农通”服务点可以办理该项业务后,就前往服务点尝试办理,不到十分钟工作人员就帮她办理成功,贴心的服务让张桂芝心里暖暖的。
建行德州分行与人社局合作,将66个裕农通服务点打造为“十五分钟人社服务圈”,解决了人社服务人员短缺、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满足群众对人社服务的线下需求。建行德州分行依托超市、村委会、益农信息社、卫生所等搭建了“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村民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取款、转账、理财、缴话费以及缴纳社保、医保等服务。依托服务点,建行德州分行还开设了裕农学堂,将服务点建设成传递党的声音、解读国家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阵地。
建行德州分行用科技、普惠、共享的方式,通过“裕农通”服务点对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金融服务真正下沉到基层。目前,建行德州分行“裕农通”有效服务点已有近4000个,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服务,真正推动了金融服务延伸乡村的“最后一公里”,使村民生活有了新便利。
引“贷”入户 拓宽农户致富路
资金是农户致富的血液,没有资金做支柱,发展如同纸上谈兵。为解决长期以来农户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建行德州分行量身打造了专注于农村金融信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家住禹城市西大桥村的刘根明是村里有名的收粮大户,随着购销规模的扩大,投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资金不足成为他的难题。“每年收粮旺季,也是需要资金最多的时候,钱总有不凑手的时候。”刘根明对记者说,相较于往年的焦虑,今年可谓一身轻松,“建行的裕农快贷解决了我资金上的后顾之忧,30万元的贷款,当天就到账了!”
建行德州分行通过银政、银企、银保合作,取得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协助,建行德州分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行独家联合农业农村部,直连农业保险信息平台,为参加保险的广大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贷款。同时,设施农业贷、高标准农田贷等系列创新助农贷款产品的推出,为农户、涉农企业量体裁衣,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支持。
科技先行 挖潜数字资源价值
无科技,不金融。2021年,建行德州分行与德州市发改委强化战略合作,率先在全省成功开发建设了“德州市农村信用体系平台”,为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最大限度帮助农户和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线上快速获得贷款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年来,建行德州分行充分发挥数字化经营优势,引入多维涉农大数据,让数据变为资产,让信息变为信用,推进数字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目前,该行已实现农村信用体系、齐鲁慧眼通和“裕农通”APP三大平台的互通互联,打通了通过信用等级以及卫星遥感对银行授信额度的增信、减额及风险拦截渠道,自农村信用体系上线以来,涉农产品授信新增近4000户,授信金额超6亿元。
建行德州分行负责人表示,将不断运用“科技+普惠金融”优势,将金融活水引入村舍田间,集多方资源赋能乡村事业,让农户轻装前行,秉持“裕农为民”的拳拳之心,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