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需警惕“刚性兑付”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南)

2022年1月1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资管新规》明确了金融机构不得对理财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承诺,实施“刚性兑付”,购买的客户需自担风险。4月6日,建行德州分行工作人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需充分认识投资风险,防范仍宣称“保本保息”“刚性兑付”的违规产品及金融诈骗,理性投资。

对金融消费者来说,“刚性兑付”产品传递的是理财无风险的观念,让金融消费者相信无风险也能有高收益的“神话”。长此以往,大多数金融消费者会丧失风险判断能力和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也使金融诈骗有了可乘之机。

对金融机构来说,“刚性兑付”意味着最终的风险将完全由金融机构承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是常态,一旦金融机构难以承担,将导致局部乃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对金融市场来说,“刚性兑付”背离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市场规律,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建行德州分行工作人员提醒,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了解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慎评估风险、确认并签署合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对于销售人员宣称“保本保息”“刚性兑付”的情形,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知晓产品的资金投向,了解产品的真实风险和收益,以及理财产品的真实性,如涉及金融诈骗,应立即拒绝,及时报警。

金融消费者要适当学习投资理财基础知识,强化理性投资意识,了解投资市场存在的风险,理性对待投资、增强甄别能力,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产品。在投资时,应选择正规的持牌机构、正规的销售渠道和正规的从业人员,并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维护自身权益。面对高风险高收益投资产品,金融消费者要充分认识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要充分评估后谨慎投资。一旦投资,就要强化参与意识,时刻关注理财资产状况,要求受托人及时提供资产变动、收入和费用账单,以便随时掌握资产变动状况,更好地控制风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